周羚走到院门前,赵晓雪也跟着往里走,差点踩到他的鞋:“周羚哥,你们中午有没有东西吃,要不要我一会送点饭过来?”
宋明栖有点品出味道来了,欲笑不笑地看着周羚,他的英俊有目共睹,就像闯入这座沉闷村庄的风。
可周羚没看她,将钥匙插入锁孔,好像开门是一件需要多心无旁骛的事:“不用了,谢谢。”
“噢……”赵晓雪眼巴巴地望着他,“那我走啦?”
周羚还是没有挽留的意思,只简单“嗯”了声。
眼看周羚没有邀请她进去的意思,赵晓雪只得失望地瘪了瘪嘴,一步三回头地走掉了。
宋明栖看着人离开的方向,问:“她多大了?”
“18还是19……”周羚说,“我记不清。”
“青梅竹马?”
“没这回事。”
宋明栖不知信没信地笑了笑,跟着周羚进屋,中午温度升高了些,他把冲锋衣脱了下来,露出黑色的毛衣。
屋内的墙壁非常朴素,红砖砌完上一层腻子,灯的开关还是非常古老的拉绳式,咔哒一声,逼仄的房间被光亮填满。
周羚顺手捡起滚落在桌边地上的打胶管,又将屋中间的梯子收起来,靠到鞋架边的墙壁上。
“还是挺乱的,我刚把里屋的灯换掉,外面还没来得及换。”周羚略显局促地说,“没想到你会来……”
可以看出周羚这几天花了不少功夫收拾——天花板和坏砖重新补过,蛛丝扫掉了,生锈的门轴也重新上过润滑油,晒得褪色的对联也被他铲掉换上了新的,虽然这间屋子看起来还是上了年头,但每一处都被打扫得很干净,现在空气里只有一种柿子树成熟后香甜的味道。
还有一面墙壁贴满了周羚儿时的各色奖状以及褪色的童年照片。
周羚故意领着宋明栖快步走过,但宋明栖显然被吸引了注意力,边看边勾着嘴角调侃:“你小时候这么瘦。”又跟着念,“三好学生。难怪桃花这么多啊,周,羚,哥。”
周羚突然在眼前转过身来,宋明栖刹不住车,被周羚的工装靴绊了一下,猛地撞进周羚的胸膛里,他身上的夹克冰凉凉的,丝丝缕缕裹着回程时山野间的风,周羚的眼神看起来很沉,有种进攻性,宋明栖不笑了。
“没有桃花。”他说,“我只喜欢一棵叫宋明栖的树。”
宋明栖发现这种类型的调侃对周羚没用。
调侃的本质是一种试探。但周羚无需试探。
他的爱是那种犬类的爱,眼睛里只看得到他的那种爱,他有时候甚至不清楚周羚是不是爱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去爱,奉献全部,付出所有,这究竟是周羚的本能,还是因为他是宋明栖。
再往里走,不大的房间被隔出一间卧室,门上挂着勾针编织的小包,有单独的书架、书桌,上面摆放着姐弟俩的合影相片,看得出来有人曾为周羚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煞费苦心。
他在书架前兴致盎然地翻看周羚以前读过的书,教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迹,也和其他的高中生一样,会给人物插图加上诙谐的几笔,比如朱元璋的胡子或者李白的酒杯,不过有一些书上的标注并不是周羚的笔迹,他猜测应该是周沅读过的。
这个家里没有父母的痕迹。一点也没有。
但仍然看起来井井有条,维持着它独特的平衡。
“你到底在笑什么?”
周羚在宋明栖的笑意里逐渐感到难堪,他本来就不想在他面前展现出幼稚的一面,但现在好像完全地袒露了。他从宋明栖身后抱住他,越过肩膀看他手里拿的书。
“你画技还挺好的。”
宋明栖想起周羚在书里的便签纸上随手画的表情包和小火焰。又觉得很有趣,果然那个周羚才是真实的。
宋明栖想,真是好可贵、好难得的缘分,他从一开始爱上的就是真实的周羚。
“这个窗户外面是……柿子树?”宋明栖指着面前的一扇木门问,“从这里可以出去吗?”
“嗯。”
周羚解开铁片搭扣,推开院门,院子里最显眼的就是两棵黄澄澄、被压弯了枝条的柿子树,不时有鸟雀在枝头弹蹦,低头食用熟透的果实。
两个人站在树下的阴影里,周羚说:“也没人管它,长成这样,我回来以后还挺意外的。”
宋明栖觉得这话放在周羚身上也适用。不过如果辅以施肥、除虫,用心对待,它会长得更茂盛,朝天而生,硕果累累。
“也可能是我姐姐保佑吧。”周羚摩挲了一下虎口上的纹身,“看到它们还活着,我特别高兴。毕竟姐姐老了还要回来吃的。”
宋明栖轻轻“嗯”了声,牵住了他的手。
周羚淡淡笑了笑:“你知道吗宋老师,其实出发前我去了一趟湿地公园,远远看了一眼,警戒线还没撤掉。”
位于东经114°03′,北纬22°32′,一棵参天的巨大的榕树。
深绿色的根茎交缠绵延,垂下的气根随风飘荡。它看起来就像一个沉默的摆渡人,无数生灵寄生于它,腐化,分解,变成新的血肉。
“我有时候会想,它那么大,那么明显,我甚至之前还从湿地公园路过,就差那么一点点,我为什么没有发现,为什么会迷路这么久,才知道姐姐一直在那里。”
宋明栖沉默了一会,才说:“我见过太多案子,就差那么一点点。”
“残留一半难以确认的指纹,全国销售过上万双的运动鞋鞋印,比对不中的dna,你知道他就在那里,但就是差一点点。”
“会很泄气,但我总是想,只要他进行了犯罪行为,这个证据就会存在,哪怕一年两年三年,直到我老了、死了都找不到,但dna数据库的检索不会停下。就算他不再犯案,他的兄弟也可能犯案,他的兄弟不犯案,他的儿子、孙子、曾孙子,只要有一个血亲进入数据库,我们就能找到他。”
周羚转过头,看向宋明栖抬头仰望树梢的侧脸,光斑散落在他的面孔之上。
“你之前不是问过我,是不是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有证据。其实当时我有限的经验告诉我不该相信……”
宋明栖停顿了片刻,才继续说道,“但我现在回答你,是的,我永远相信。”
第64章 我的生活在对你说
中午是周羚做的饭。
宋明栖第一次真正嗅到周羚所描述的柴火的味道。他对着灶膛里的烟霾吸了一口气,在确认和周羚身上的味道的确不同时,剧烈地呛咳起来,但还来不及反应,就被周羚抱出了厨房。
菜端上来,腊肉炒冬瓜、青椒鸡蛋和西红柿蛋花汤,条件有限没办法做得太精细,但柴火灶里烧出来的菜有种特别的香气,宋明栖觉得吃起来还挺有滋味的。
周羚上一次在这张桌上吃正经的一餐是和姐姐,这一次是和宋明栖。
不知道为什么,小时候他非常想逃离这个地方,因为贫穷,因为有关他们身世的口舌,不管是善意的、恶意的,他只想好好学习,走出去,把这些东西远远抛在身后。可是姐姐离开以后,当他重新回到这里,他发现人是没有办法逃避自己的来时路的,修修补补后的家他仍然觉得珍贵,也是命中注定,他要和珍惜的人一起在这张桌上再吃一顿饭,就好像是姐姐给他的补偿。
以后或许还会回来,也许不会。
他要向前走了。向着宋明栖走了。
吃完饭,宋明栖本来要主动洗碗,但周羚以他不熟悉环境为由拒绝了,宋明栖只好站在旁边跟他聊天讲话。
他确实有些烦心,上午听村委会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别的手续了,他觉得是时候问问周羚的想法,但没想好怎么开口。
“我打算下午再收拾……”
“还有什么事要在这……”
两个人突然同时开口。互相打断后,齐齐沉默了两秒。
宋明栖先放弃:“你先说。”
周羚手上停下来,看着他:“还是你说吧。”
宋明栖只好硬着头皮点开手机里的课表给他看:“我周一可能要回去了,周二还有课。”
说完以后他就觉得有点后悔,因为他今天上午刚来周羚家里,就说自己急着要走,听上去很像对他家里的条件不太满意,临阵脱逃。
周羚没有看手机屏幕,还是盯着宋明栖的脸。
他立刻解释道:“噢我不是觉得你这里不好,当然了我有洁癖,我不能违心说这里住得很舒服,但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。而且我特别庆幸跟着你来了一趟饶北,我觉得直到此刻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全部的你……”
周羚认真听他讲完这样一长串的话,忍不住笑了出来:“宋老师,你来饶北找我,除了失眠,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?”
“也没什么……”
“你真的不擅长撒谎。”
“好吧……”宋明栖选择摊牌,“霍帆说我们没有聊过以后的打算,我考虑了一下,觉得他说的对。你确实也没有透露过你的想法,是不是还回广南,我都不清楚。”
宋明栖有点品出味道来了,欲笑不笑地看着周羚,他的英俊有目共睹,就像闯入这座沉闷村庄的风。
可周羚没看她,将钥匙插入锁孔,好像开门是一件需要多心无旁骛的事:“不用了,谢谢。”
“噢……”赵晓雪眼巴巴地望着他,“那我走啦?”
周羚还是没有挽留的意思,只简单“嗯”了声。
眼看周羚没有邀请她进去的意思,赵晓雪只得失望地瘪了瘪嘴,一步三回头地走掉了。
宋明栖看着人离开的方向,问:“她多大了?”
“18还是19……”周羚说,“我记不清。”
“青梅竹马?”
“没这回事。”
宋明栖不知信没信地笑了笑,跟着周羚进屋,中午温度升高了些,他把冲锋衣脱了下来,露出黑色的毛衣。
屋内的墙壁非常朴素,红砖砌完上一层腻子,灯的开关还是非常古老的拉绳式,咔哒一声,逼仄的房间被光亮填满。
周羚顺手捡起滚落在桌边地上的打胶管,又将屋中间的梯子收起来,靠到鞋架边的墙壁上。
“还是挺乱的,我刚把里屋的灯换掉,外面还没来得及换。”周羚略显局促地说,“没想到你会来……”
可以看出周羚这几天花了不少功夫收拾——天花板和坏砖重新补过,蛛丝扫掉了,生锈的门轴也重新上过润滑油,晒得褪色的对联也被他铲掉换上了新的,虽然这间屋子看起来还是上了年头,但每一处都被打扫得很干净,现在空气里只有一种柿子树成熟后香甜的味道。
还有一面墙壁贴满了周羚儿时的各色奖状以及褪色的童年照片。
周羚故意领着宋明栖快步走过,但宋明栖显然被吸引了注意力,边看边勾着嘴角调侃:“你小时候这么瘦。”又跟着念,“三好学生。难怪桃花这么多啊,周,羚,哥。”
周羚突然在眼前转过身来,宋明栖刹不住车,被周羚的工装靴绊了一下,猛地撞进周羚的胸膛里,他身上的夹克冰凉凉的,丝丝缕缕裹着回程时山野间的风,周羚的眼神看起来很沉,有种进攻性,宋明栖不笑了。
“没有桃花。”他说,“我只喜欢一棵叫宋明栖的树。”
宋明栖发现这种类型的调侃对周羚没用。
调侃的本质是一种试探。但周羚无需试探。
他的爱是那种犬类的爱,眼睛里只看得到他的那种爱,他有时候甚至不清楚周羚是不是爱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去爱,奉献全部,付出所有,这究竟是周羚的本能,还是因为他是宋明栖。
再往里走,不大的房间被隔出一间卧室,门上挂着勾针编织的小包,有单独的书架、书桌,上面摆放着姐弟俩的合影相片,看得出来有人曾为周羚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煞费苦心。
他在书架前兴致盎然地翻看周羚以前读过的书,教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迹,也和其他的高中生一样,会给人物插图加上诙谐的几笔,比如朱元璋的胡子或者李白的酒杯,不过有一些书上的标注并不是周羚的笔迹,他猜测应该是周沅读过的。
这个家里没有父母的痕迹。一点也没有。
但仍然看起来井井有条,维持着它独特的平衡。
“你到底在笑什么?”
周羚在宋明栖的笑意里逐渐感到难堪,他本来就不想在他面前展现出幼稚的一面,但现在好像完全地袒露了。他从宋明栖身后抱住他,越过肩膀看他手里拿的书。
“你画技还挺好的。”
宋明栖想起周羚在书里的便签纸上随手画的表情包和小火焰。又觉得很有趣,果然那个周羚才是真实的。
宋明栖想,真是好可贵、好难得的缘分,他从一开始爱上的就是真实的周羚。
“这个窗户外面是……柿子树?”宋明栖指着面前的一扇木门问,“从这里可以出去吗?”
“嗯。”
周羚解开铁片搭扣,推开院门,院子里最显眼的就是两棵黄澄澄、被压弯了枝条的柿子树,不时有鸟雀在枝头弹蹦,低头食用熟透的果实。
两个人站在树下的阴影里,周羚说:“也没人管它,长成这样,我回来以后还挺意外的。”
宋明栖觉得这话放在周羚身上也适用。不过如果辅以施肥、除虫,用心对待,它会长得更茂盛,朝天而生,硕果累累。
“也可能是我姐姐保佑吧。”周羚摩挲了一下虎口上的纹身,“看到它们还活着,我特别高兴。毕竟姐姐老了还要回来吃的。”
宋明栖轻轻“嗯”了声,牵住了他的手。
周羚淡淡笑了笑:“你知道吗宋老师,其实出发前我去了一趟湿地公园,远远看了一眼,警戒线还没撤掉。”
位于东经114°03′,北纬22°32′,一棵参天的巨大的榕树。
深绿色的根茎交缠绵延,垂下的气根随风飘荡。它看起来就像一个沉默的摆渡人,无数生灵寄生于它,腐化,分解,变成新的血肉。
“我有时候会想,它那么大,那么明显,我甚至之前还从湿地公园路过,就差那么一点点,我为什么没有发现,为什么会迷路这么久,才知道姐姐一直在那里。”
宋明栖沉默了一会,才说:“我见过太多案子,就差那么一点点。”
“残留一半难以确认的指纹,全国销售过上万双的运动鞋鞋印,比对不中的dna,你知道他就在那里,但就是差一点点。”
“会很泄气,但我总是想,只要他进行了犯罪行为,这个证据就会存在,哪怕一年两年三年,直到我老了、死了都找不到,但dna数据库的检索不会停下。就算他不再犯案,他的兄弟也可能犯案,他的兄弟不犯案,他的儿子、孙子、曾孙子,只要有一个血亲进入数据库,我们就能找到他。”
周羚转过头,看向宋明栖抬头仰望树梢的侧脸,光斑散落在他的面孔之上。
“你之前不是问过我,是不是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有证据。其实当时我有限的经验告诉我不该相信……”
宋明栖停顿了片刻,才继续说道,“但我现在回答你,是的,我永远相信。”
第64章 我的生活在对你说
中午是周羚做的饭。
宋明栖第一次真正嗅到周羚所描述的柴火的味道。他对着灶膛里的烟霾吸了一口气,在确认和周羚身上的味道的确不同时,剧烈地呛咳起来,但还来不及反应,就被周羚抱出了厨房。
菜端上来,腊肉炒冬瓜、青椒鸡蛋和西红柿蛋花汤,条件有限没办法做得太精细,但柴火灶里烧出来的菜有种特别的香气,宋明栖觉得吃起来还挺有滋味的。
周羚上一次在这张桌上吃正经的一餐是和姐姐,这一次是和宋明栖。
不知道为什么,小时候他非常想逃离这个地方,因为贫穷,因为有关他们身世的口舌,不管是善意的、恶意的,他只想好好学习,走出去,把这些东西远远抛在身后。可是姐姐离开以后,当他重新回到这里,他发现人是没有办法逃避自己的来时路的,修修补补后的家他仍然觉得珍贵,也是命中注定,他要和珍惜的人一起在这张桌上再吃一顿饭,就好像是姐姐给他的补偿。
以后或许还会回来,也许不会。
他要向前走了。向着宋明栖走了。
吃完饭,宋明栖本来要主动洗碗,但周羚以他不熟悉环境为由拒绝了,宋明栖只好站在旁边跟他聊天讲话。
他确实有些烦心,上午听村委会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别的手续了,他觉得是时候问问周羚的想法,但没想好怎么开口。
“我打算下午再收拾……”
“还有什么事要在这……”
两个人突然同时开口。互相打断后,齐齐沉默了两秒。
宋明栖先放弃:“你先说。”
周羚手上停下来,看着他:“还是你说吧。”
宋明栖只好硬着头皮点开手机里的课表给他看:“我周一可能要回去了,周二还有课。”
说完以后他就觉得有点后悔,因为他今天上午刚来周羚家里,就说自己急着要走,听上去很像对他家里的条件不太满意,临阵脱逃。
周羚没有看手机屏幕,还是盯着宋明栖的脸。
他立刻解释道:“噢我不是觉得你这里不好,当然了我有洁癖,我不能违心说这里住得很舒服,但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。而且我特别庆幸跟着你来了一趟饶北,我觉得直到此刻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全部的你……”
周羚认真听他讲完这样一长串的话,忍不住笑了出来:“宋老师,你来饶北找我,除了失眠,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?”
“也没什么……”
“你真的不擅长撒谎。”
“好吧……”宋明栖选择摊牌,“霍帆说我们没有聊过以后的打算,我考虑了一下,觉得他说的对。你确实也没有透露过你的想法,是不是还回广南,我都不清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