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szpe.net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第364章全力以赴
  李傕、郭汜传首太原之际。
  第一批从黄白城迁徙的奴隶、被解救的女眷、财富、朝廷遗失的籍册、器物已运抵韩城,将从龙门津渡河去汾阴,然后乘船逆汾水北上。
  要么安置在平阳侯国五县之内,要么安置到太原。
  而第二批从右扶风迁徙的人口、物资也向着蒲坂津、龙门津两个渡口集结。
  同时被改编的关中各将部属也在迁徙迁徙,赵基临时在平陵休整,详细操作整编之事。
  而苏氏以及附属的士人家族也都打包,推搡车辆尽可能携带更多的粮食前往龙门津。
  他们将会在龙门津渡河,向北迁入西河郡。
  整个三辅、河东、河西、太原、弘农都在进行重组。
  赵基自身有总体调度的概念,也知道要建立的是个怎样的世界。
  可以说是照猫画虎,有个大致的奋斗、参照的轮廓在。
  河东、太原在外调五部营、五千车骑化虎步军后,更是在一道道命令之后加紧制作新的军服、旗帜。
  关中各军不缺器械,也不缺修缮、改造器械的技术力量。
  关中各军缺的是新的生活共识以及粮食,赵基带来了新秩序,更给每个吏士安排了最少两套夏季军服。
  最新的一批军服、鞋袜已从太原起航,他们将运往潼关附近的风陵渡。
  然后撤回,并与其他船队一起转运龙门津、蒲坂津的迁徙奴隶、民众与物资,大多数物资会装船逆汾水而上,运往太原。
  除了这些,平阳侯国游牧的一些义从部落也开始沿着汾水向下游游牧,他们将被暂时安置在泾水、洛水、渭水流域,组成协助剿匪的骑兵队。
  关中打成了废墟不假,很多士民扶老携幼出逃外地,可大量的财富四散。
  这个地方,可以说是穷的只剩下没用的钱了。
  赵基也是有意照顾这些隶属于他的义从家族小部落,他们迁入三辅游牧的这段时间里,仅仅是出售畜力,就能搜集来大量的金钱。
  现在三辅动乱初定,匈奴人还没意识到这里的巨大商机。
  赵基准备先赚这笔钱,只要迁来的部众出售畜力换取到足够的利润,这些部族就能去匈奴各部那里购买、置换畜力兽群,再贩卖到关中。
  等去卑、刘豹、贺兰力征这些人意识到,并想要加入进来的时候,这些迁入关中的小部族就已完成了原始的累积。
  赵基很想看看,赚钱完成积累后,这些深受汉化的匈奴小部族会怎么发展。
  是供养子弟读书,还是路径依赖继续游牧、重视商业,又或者本性不改痴迷于游牧生活。
  晋阳上东门,李傕、郭汜首级就悬挂门前木桩下,还用铁笼保护,免得鸟雀、乌鸦啄食。
  经过盐腌硝制,两颗头颅干燥缩水皮肤紧绷而泛白。
  李傕的女儿李茱乘车而来,隔着人群观望那看不清楚的头颅,默然无语。
  吕绮与她同车而来,此刻神情平静。
  她们很早就认识,长安政变之前,她们这些人里的带头大姐是董白,长安政变后被斩首于郿坞城外。
  吕绮看到的已经不是李傕、郭汜的头颅,仿佛看到了自己老爹吕布的头颅。
  当年董卓举行宴会时,赴宴高声畅谈的文武大员,这些年一茬茬的死。
  李傕还不算惨,最惨的是郭汜,除了五岁以下的男童,其他亲族男丁尽数被集中处死。
  而这些男童,也被赵基分散交给自己的骑奴家族抚养。
  当年董卓襁褓中的幼子,九十岁的老母,尽数被斩杀。
  比起当年的朝廷、王允,赵基实在做不出处死孩童的事情。
  李傕、郭汜集团以及其他关中将军过去掳掠的宫人、士人女眷也都被解救。
  经过筛查后,一部分人会送到平阳皇后行宫那里;绝大多数会送来晋阳,与太原大族、豪强女眷混编,先进行集中劳动。
  军队立功后,会逐步分配给有功吏士成家。
  这个过程里,太原大姓、豪强女眷的仇恨太深,原则上只分给有功的匈奴义从。
  实际执行时,因这些女子拥有文化、美貌优势,更受军吏的追捧。
  所以分配时很难执行到位,分配后还出现了私自‘调剂’的现象,赵基索性停止这部分女眷的安排。
  吕绮见李茱情绪还算稳定,就示意卫士扬鞭驱马,马车拉着她们驶向蔡昭姬的学馆。
  对于蔡昭姬,吕绮也不算陌生,但也提不起什么敬意和喜欢。
  也不想招惹蔡昭姬,每次也只是例行听讲,按时完成作业。
  不像甄宓那伙士人家庭出身的,恨不得住在蔡昭姬那里。
  就连赵基,在她眼中也是差强人意,不是很差劲的样子,属于勉强能凑合,不算委屈自己。
  而甄宓,她是越看越讨厌。
  不喜欢甄宓礼貌热情慈善的做派,也不喜欢甄宓在赵基面前矜持沉静的神情。
  一同听学的少女里,也因此分成了两个团伙,不存在中立,中立的会受两边的共同欺压。
  吕绮、甄宓有她们与外界形势变化息息相关的半封闭生活圈;其他官吏也因关中顺利的战争而出现巨大的人事调动。
  裴秀的婚事越来越近,可他却想拒绝近期成婚。
  他也开始收拾行装,从晋阳侯国官吏队伍中挑选用顺手的人,准备带着他们前往关中与赵基汇合。
  从关中纠合的军队被赵基整编为护国军,荚童又留在右扶风,赵基身边缺乏可靠的典军、司马。
  只能从太原、河东调人,优先想到的就是裴秀。
  赵彦入驻晋阳,太原也有贾诩,已经可以很好管理各项事务。
  所以就征裴秀为护国军典军,行幕府右司马;要求裴秀快些完婚,然后随这一批船队一起出发。
  可裴秀心里过不了那一关,追叙前功时给他也分配了女子充当妾室。
  他的生活中不缺女眷,可赵基等人在关中鏖战,又将前往关东作战的情况下,他留在后方成婚的话,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。
  只能将婚事延后,提前来向赵彦辞别。
  赵彦也清楚,论关系裴秀与赵基更亲近,对赵基的帮助比赵基的两个兄长更大。
  此刻,赵彦思考一番,就说:“阿季如此安排,自有他的用意。关东讨袁战事,绝非一朝一夕能定。依老夫之见,大军自关中开拔后,会进驻雒都,避盛夏酷暑,行去岁晋阳旧事。”
  裴秀恭敬跪坐在侧首,微微皱眉:“明公是说开战会在两月之后?”
  晋阳旧事,就是去年赵基在晋阳闭营大练兵。
  现在关中征集、整编的军队有很大的顽疾,入驻雒阳期间规避暑气,同时执行严苛的队列训练。
  这些积年老兵不缺战斗素养,最缺的是军纪方面的意识。
  搞不好雒阳集训期间,因军法处死的人,可能会比战斗减员还要多。
  关中军队身上有浓厚的原罪,经历过严酷集训,与讨袁战争后,才能洗清。
  袁氏的影响力太大了,带其他军队去讨伐袁术,存在各种乱七八糟的隐患。
  而关中军队不敬天子朝廷,更不会在乎袁氏那所谓的影响力。
  出虎牢关后,这支护国军从根性上就不吃关东那一套价值观念。
  杀世家英杰,对这些人来说就跟割麦一样,不会有点滴犹豫。
  “嗯,据南阳、汝颖来报,四月以来虽降雨频繁于去岁、前岁,然暑气不减多少。”
  赵彦侧头看裴秀:“此去讨袁,凶险难料。文丽不要意气用事,就听阿季安排,快些成婚。这样出征在外,家中也有新妇掌事,能照料老母。”
  妻子顾家,也好与外面交涉;裴秀的那几个妾室基本上没有什么对外交涉的资格与脸面。
  就连照顾家里老母亲,正妻是一回事,妾室与婢女无异,没有可比性。
  裴秀沉眉,为难说:“明公,阿季在外征战至今未婚,仆虽年长,若是此时成婚,虎贲旧人将会如何看我?”
  “文丽不成家,又如何能跻身高位?”
  赵彦语气温和,笑着说:“那荚文贞中人之器,率先拜为右扶风,不就是成婚早,家中儿女颇丰?阿季的婚事经天子指配,还要等四年,难道这四年里文丽就不肯成婚?至于战事,哪年没有战事?”
  裴秀轻叹一声,对赵彦拱手:“是,仆明白了。”
  “嗯,你若心急,婚事提前也可。赵台卿、贾文和、韩元长做媒,老夫主婚,这可是我等老朽之人期望之事,切不可再说推延之语。”
  赵彦督促,就裴秀的婚事来说,裴茂这个长辈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。
  (本章完)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限定室友(1v2)

擎苍月

战少,你媳妇又爬墙了

繁初

社死得到的男朋友

清茶与

医妾

北枝寒

影子

麦阿秋

贼老天你该死

不再恋爱(2)